推广 热搜:   行业    广      清远市    广州  资讯 

王晓光:社会责任+企业管理 提升持续竞争力

   日期:2016-12-28     来源:融智CSR    浏览:31207    评论:0    
核心提示: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牺牲了周末休息时间,冒着雾霾来到会场参加年会!近年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的说法常常见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牺牲了周末休息时间,冒着雾霾来到会场参加年会!近年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的说法常常见诸报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的关系,我想从竞争力的几个概念出发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首先是社会责任和企业竞争力。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责任竞争力,这个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但是竞争力跟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根据当前主流的竞争力理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差异化的资源和能力的集合。这种竞争力跟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是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履行了社会责任,竞争力不一定能够得到提升,比如消费者如果只对价格敏感,负责任的企业通常成本更高,在市场竞争中可能首先被淘汰。但是如果不做社会责任一定会面临潜在的风险,这方面已经有大量的案例了。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的的影响主要是可以促进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但这需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才能够实现。也就是说当社会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并会采取相应的行动时,通过负责任的生产经营行为,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可以得到各方包括客户的认可,来积累企业独特的社会资本,这个社会资本包括内部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内部管理的改进,也包括外部社会的认可、企业影响力、品牌美誉度的提升。所以谈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的关系,必须放到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来讲。

 

其次,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应该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维度来看,即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期望和要求的维度以及企业内部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管理的维度。企业外部维度最典型的就是以ISO26000为代表的外部社会对企业履行责任的期望和要求,比如企业应该诚信经营、保护环境、安全生产等等。社会的期望和提出的这些要求都没有错,但实际中企业的响应程度很低。国际社会责任标准ISO26000刚发布的时候,仿佛社会责任的春天来了,可是这几年有很少有关于ISO26000的研讨。国家社会责任标准GB/T36000制定并发布了,可是有多少企业了解、执行呢?因为这些指南、标准并没有充分兼顾企业内在的发展规律,没有强调营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有非常复杂的关系。我们这些年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更多的注重在企业内部,包括做培训、发报告等。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或者说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市场环境,企业社会责任的先驱很可能成为先烈。因为负责任经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成本,但是如果市场价格是统一的,企业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负责任的企业的获利能力反而变低。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一方面要改善内部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环境建设,也就是说责任管理要内外兼修,要开展跨组织边界的管理。只有形成了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负责任,消费者负责任,监管方负责任,社会中介组织负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才能够产生我们所预期的效果。

 

社会责任管理和可持续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是基于动态环境变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超越。我在做博士论文时研究的是企业动态能力,是研究企业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动态能力当时的研究思路是基于敏捷制造、网络化制造、柔性组织等,是通过企业内部组织和能力的变化来适应外部环境。从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以后,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正好是从企业外部角度提升企业动态能力途径,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原来做企业内部能力提升,现在做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协调。核心能力对于企业很重要,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加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但是核心能力有刚性,当市场环境或技术发生重大变化时,核心能力反而成为了抑制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诺基亚、微软都是典型的例子。所以企业需要具备改变自身核心能力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什么?就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能力,即可持续竞争力。

 

社会责任管理是企业认识自身和外部环境的视角和方法,内部工作外部化,外部需求内部化,把管理战略不仅仅建立在企业自身,而是建立在企业与社会互动的基础上,在这个基础上,遵循以企业盈利为核心的企业内在规律。责任管理对竞争力的影响在于对企业管理者自身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的突破,促进企业形成积累社会资本的新模式,实现运营管理的社会共赢和持续创新。

 

企业提升可持续竞争力的方法、途径有五个方面:第一是以社会共赢为导向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第二是建立跨组织边界的可持续战略目标,这个目标不仅仅是说要进五百强,也不仅仅是要成为行业第一,而是明确企业发展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这个关系能不能实现。第三是强化多种形式的相关方参与,这种参与不仅是客户意见的反馈,在董事会决策、战略制定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与社会诉求相结合。第四是建立兼顾内外部与长短期的绩效评价。社会责任绩效评价历来是一个难点,但是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第五是积极参与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1082725号